您好,红木制品溯源保真平台欢迎您!

入驻条件 | 免责条款

热议垃圾分类的今天,你知道古代人怎样扔垃圾吗?

来源:fervousters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7-05


导    读


爱护环境人人有责,垃圾分类刻不容缓!


在没有工业化的古代,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处理城市里产生的垃圾的呢?他们也分类吗?




先秦到秦代




春秋到秦,人类的聚居地已经从原始的部落形式转变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城市。城市意味着人口众多,人口多,意味着大量的垃圾。


以法家治国的秦向来以严苛、公正的法律著名。法律不仅要管各种社会治安和民事纠纷,商鞅还特别写了关于随意丢弃垃圾的法律:



“商君之法,弃灰于道者,黥。”

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




灰就是垃圾;黥是在人脸上刺字所犯罪行的刑罚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罪刺个啥啊?这个吗?


微信截图_20190705165112.png

秦朝刺青师看完了图纸,内心是崩溃的


如果你觉得这未免量刑过重,不妨看看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中说的:“殷之法,弃灰于道者断其手。”


这就是说,按照商代的法律,在路上乱扔垃圾的,要砍手。知道为什么孔子要“复周礼”而不是“复商礼”了吧?




唐朝




唐朝时期的长安,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,居住人口达到几百万。在这样一个拥挤的城市,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可想而知。所以,为了处理垃圾问题,朝廷也颁布了相应的法规,其严格程度不逊于先秦。


据《唐律疏议》记载,在街道上直接扔垃圾的人,罚六十大板,倒水则不受惩罚。如果执法者看见乱扔垃圾而不制止,则一并处罚。



“其穿垣出秽污者,杖六十;出水者,勿论。主司不禁,与同罪。”

——《唐律疏议》



微信截图_20190705165119.png

专门制定这样的法律,是不是说明当时就有垃圾桶了呢?



捡垃圾的拾荒者在今天的城市里还能见到不少,多数是为生活所困又没有特别技能的人。但在唐朝,回收垃圾、处理粪便成为了一种生意,甚至有人就此走向人生巅峰。



“长安富民罗会,以剔粪为业。”

——《朝野佥载》


“河东人裴明礼,善于理业,收人间所弃物,积而鬻之,以此家产巨万。

——《太平广记》




微信截图_20190705165125.png

挑粪人:你见过凌晨四点的长安城吗?



宋朝




俗话说,宋朝的生活更像今天。为了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,宋朝开始,设置了专门的机构:街道司。


街道司下有专职的“环卫工人”,其职责包括洒扫街道、疏导积水、整顿市容。像开封、临安这样的大城市,每天早上都会有几百个环卫工人打扫街道,处理垃圾。



除此之外,据《梦梁录》的记述,城市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、粪溺,也有专人处理。每逢春天,官府还会定期安排工人疏通沟渠,以免城市积水。



“遇新春,街道巷陌,官府差雇淘渠人沿门通渠;道路污泥,差雇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。”

——《梦梁录》




由于宋代没有沥青,路面可以想见不是石头就是土路,灰尘很大。所以在当时,还有一种“细车”,让一些人拿着水罐,泼洒路过车的轮子,以免尘埃飞扬。




“旧见说汴都细车,前列数人持水罐子,旋洒路过车,以免埃蓬勃。”

——《清波杂志·凉衫》


明清时期




为了改善环境,明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做出了更多努力。此时开始出现了管线完备的下水道系统,大雨导致的内涝的次数也直线下降。


除此之外,城市的垃圾会进行分类,各种生活垃圾都有专门的人回收。


清朝时,官府将唐律中的“其穿垣出秽污者,杖六十”,改成了笞四十。不过其执行状况非常可疑,因为清朝的城市街道卫生状况似乎比明朝更为糟糕。



“人家扫除之物,悉倾于门外,灶烬炉灰,瓷碎瓦屑,堆积如山,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,人们则循级而下,如落坑谷。”

——《燕京杂记》




这大致是讲:人们直接把家里的垃圾扫到路上,最后导致城市路面比两旁的房子还高。这或许有夸张的成分,但当时的垃圾污染状况也可见一斑。


清末的北京城,由于排水系统已经用了数百年之久,经常堵塞,每年二三月间都得开沟,把里面的脏东西挖出来晾晒,届时,一股浓郁的味道会弥漫整个北京。让人看着这段文字都觉得,还是现代化的城市好。

| 来源:收藏马未都 |

[object Object]


推荐资讯
活动交流
指导单位: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产业办公室、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等
平台监督单位: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(杭州)
Copyright © 2018 红木制品溯源保真平台 版权所有 星铂文创 技术支持
浙ICP备20029339号

关注官方微信